新科技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2021-11-16 13:14:42  来源:闻博苑   点击:

文章来源:闻博苑微信公众号

       新技术大大加快博物馆发展节奏背景下,提高博物馆展览的可视性、互动性、增强观众对展览的良好体验在展陈艺术中的变得非常重要。
      新技术对博物馆陈列设计进行了理念和功能的革新,处于转型和提升的阶段,更加智慧化。目前博物馆绝大多数展柜都是按照文物储藏标准进行设计和制作,超短焦投影全息互动文物陈列柜的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从技术原理到实践应用,针对透明全息展柜在展览展示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以解决此项技术在展览中应用的缺陷,尤其是对透明全息展柜的光污染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实现博物馆信息的多样化传达,面向不同层次观众提供多元化的展览形式,实现更丰富、完整、宏大的博物馆叙事。
       既保护文物又使得文物展柜具备信息化互动功能,将成果进行转化对全国所有博物馆行业博物馆展柜进行改造,将大大提升我国博物馆行业信息化水平,更有利于博物馆教育职能的实现并大大提升观众的博物馆体验。
       发挥了现代技术与展陈艺术形式融合,使“文物”活起来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打破传统展柜的运用本质、探索和研究超短焦全息互动创作多种艺术效果的可能性,新的展览形式让数字化展柜与文物浑然一体的展陈载体在现代博物馆陈列展示中充分发挥作用。
 
 
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
 
超短焦投影全息互动文物陈列柜研究缘起的背景
 
      如何能通过创新的陈列手段来提升文物的价值和内涵,提高博物馆展览的可视性、互动性,是研究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透明全息展柜在很多博物馆的展览中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全息投影成为文物展示的新试点,这种技术已成为博物馆行业展览展示技术的前沿。
       目前国内有关展览领域中透明全息展柜相关的学术动态多为研究液晶显示屏应用方向的相关文章,且多为此项技术在展览中应用缺陷的研究性文章,其中普遍指出,此项技术在光污染方面对文物影响较大,通常只能作为商品展示应用,而不宜应用在文物展示方面,目前博物馆展览迫切需要短焦投影全息互动技术应用在文物展示中。
 
新技术的艺术表现方式
 
       人们对艺术的审美需求和标准也在不断提升,新媒体也称作数字媒体,是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展示信息传播的新兴媒介,及展示方式和手段,在形式感、美感、风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革。
       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形式多样化展示理念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越来越重要,给予展示的空间叙述巨大的释放。近几年国内外超短焦全息投影技术可运用的领域非常广泛,这种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中可以让文物不再只是静态展示,音频、图像、文字融为一体使得“透明感”的陈列设计形式更加活灵活现地“活起来”,发挥了新技术的拓展方式。
       空间是由很多因素构成,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行为感受空间的存在意义,以及新技术与空间结合呈现方式。
 
       空间布局
       隔透
 
       在一个围合的空间内,技术可以高清晰、高亮度的完美展示,无论从色彩、对比度还是清晰度都可以对展览环境空间的形状、体积、位置等因素进行有序的空间重组和分离,再构成一个新的空间[1]。
       尝试在展览的文物展柜中进行整合性实验,测试投影机观众交互产生展柜震动,文物接受的间接照度对文物的影响等,如在《潮州木雕展》第一部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金丝楠木柜上证实了不敏感文物在陈列柜中进行安放的可行性。
 
潮州木雕展
 
       用短焦投影技术替代液晶屏技术,达到“起、承、转、合”的空间关系,进而解决透明展柜展示中文物保护、展示清晰度、展示画面尺寸、维修维护、展示艺术手法多样化等诸多液晶屏展柜在展览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围合
 
       山东粮油集团的产业园博物馆二楼民俗文化展区,通过短焦投影机实现背投互动触摸展示和短焦投影叠加实现的全息影像的演示在透明玻璃展墙上呈现出逼真动感画面,透明玻璃展墙形成既围合又通透的空间,利用玻璃墙进行画面全息投影切换,但地面因投影强光的反射会产生光污染的因素。
 
       形态拼接
 
       超短焦全息投影互动技术不受展柜玻璃尺寸的限制,透明成像膜和不规则触摸膜让博物馆的通体柜玻璃变成一块超大屏幕的显示器,可进行拼接还可以双面显示。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海上宝山馆的超短焦全短焦投影投射出的互动界面丰富了通过纳米全息膜进行拼接展示。
 
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海上宝山馆的互动界面
 
       时空转换
 
       技术产生的时空转换是根据视错原理产生浮在空中的数字影像,利用空间创造一种化虚为实的展陈方式,具有强烈的纵深感,可以提升视觉效果,增强观展体验 [2]。
       时空转换的展示手段是动态陈列语言最典型的呈现方式之一,通过将二维视频三维立体化的视觉形象向观众表达真实的知识,能够直观的表现某种精神、某种现象、某种规律等较抽象的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内容景观与影像的完美结合,相当于科技与实物有机统一。
       人、物和景全面联系起来,为参观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穿越情境,有效增强博物馆展品展览的效果,激发观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南大库清代宫廷家具展》中还原了馆藏《是一是二图》的场景,巧妙的将明清家具文物组合与成像有机结合,高度还原了画作的情景,动静相得益彰,空间层次通透,文化与科技的结合达到了很好展示效果。
 
《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轴,清,佚名
 
南大库清代宫廷家具展
 
       二维平面到多维空间
 
       随着科技进步发展,多媒体的优势逐步替代了平面图像,二维平面视觉到三维空间视觉既是一个维度的变化,又是一种空间层次。
       发达国家对全息投影技术最早源于橱窗展示,其主要方式是全息触摸透明屏将投影画面投射到临街的透明玻璃橱窗进行展示,实现立体影像,人们隔着玻璃可以点击图像画面查询到店内商品信息。利用了在透明玻璃橱窗进行全息投影技术互动展示,节省人工宣传成本而且能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吸引到顾客,形成一种独特的商业宣传模式,使顾客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深入细致的了解店内所展示的产品,这也是透明液晶橱窗在不同行业领域都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的原因。
 
新技术在博物馆展览艺术的优势
 
       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发展定位,陈列设计中科技含量给予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空间,陈列效果有明显的变化和提升,风格新颖具有吸引力。博物馆陈列展览是在一定空间内,以学术研究资料和文物标本为基础,以展示空间、设备和技术为平台,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进行组合,实现面向大众进行知识、信息和文化传播,具有一定思想性和观赏性的文化创造 [3]。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有其自身独有的优势,应用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陈列展览主题更加丰富完整
 
       陈列展览中主题很鲜明但形式感很单一,展示效果中规中矩没有亮点,是无法达到与观众互通交流的目的。如传统展览中的文物和史料较匮乏,没有真实性和时代的印记按陈旧的图版展示手段很难深入讲出文物背后的丰富故事。
       观众前来博物馆观展最希望近距离“接触”到文物原型,对其深层次的信息,如展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历史流传过程、实用价值等附加信息有全面的了解,但这些信息往往是基于但不局限于展品本身的,仅靠文字、图片、静态展品等展陈手段难以体现的。
 
       陈列展览形式更加新颖生动,提升趣味性
 
       数字媒体作为陈列展览的一种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能丰富博物馆陈列语言,增强展览的震撼力和视觉效果,提升陈列展览的感染力。
       如何提升趣味性是博物馆陈列设计的目标之一,不同观众因年龄、职业、教育背景、文化素质等因素的不同,兴趣爱好亦大相径庭,如何通过高新科技的运用,调动观众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感官能力,数字媒体技术的引入,使得陈列展览的形式更加新颖生动,尽量满足多数观众的需求是展览的关键。
       当展览空间有限时,文物量较多无法全面展开到有限的空间内,就会影响到展览内容连续性。如借用多媒体的多功能,可将更多的文物信息拓展到多媒体空间中,如电子视频、触摸屏、BOE 屏等多媒体。
       观众就可以自主查阅,调动观众的参与性,激活观众兴趣。观众在面对博物馆藏品时有了更深层次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体现了博物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激发观众观展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随着物质水平提高,精神文化需求越发重要,观众的审美视角、欣赏口味都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观众已不局限在博物馆内接受知识传授,更加享受博物馆内亲身经历
 
参观的体验感。
 
       当今博物馆陈列展览首先要符合展览传播的需要,创作要服从展览传播目的、展览主题和内容表现 的需要,也要符合现代人审美的需要,尤其是年轻群体很容易接受数字化的信息,与电子的互动成为吸引更多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靠自己亲身的参与才能获取更真实的博物馆体验。
       通过增强现实、多点触摸、感应交互等多种方式,增强展览的参与性、互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调动了参观者观展的积极性,使陈列展览与观众之间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超短焦投影全息互动技术的创新和特点
 
       技术的创新性
 
       多数到过博物馆的观众观看到的文物陈列形态都是静止的,从博物馆发展大趋势和新的策展角度,要找到具有时代创新的艺术和科技化的表达形式,要用一种方式把承载古老文物的静态展柜加入智慧化的因素,增加与观众的互动并且提供能在展柜上进行信息检索查询的功能。
       全息互动触摸展柜主要是观众可以通过在触摸展柜玻璃进行拖拽和点击的陈列方式。
       当观众对其设备进行操作时,在展柜玻璃上的全息膜将呈现影像,包括文字介绍、视频演示和图像,能表达的内容很多样。不但能更好地展示展品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且利于观众生动形象地获取知识和信息,带给观众单纯观看文物的不同体验。设计革新了展览中科技信息接收的体验方式。观展者不仅仅是“观看”展览,更是来“感受”展览。引导人们去想象一个更好的世界,以及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
 
       技术的功能性
 
       透明液晶展示柜的屏幕清晰度很高,能达到半透明的程度。
       以将展示柜内的实物与多媒体视频内容完美的结合。它的技术性能在玻璃保持透明度的同时也能达到画面清晰和色彩丰富,宽视角,辐射小。透明屏展示装置既能够让观众与透明屏中的内容有交流,观众透过屏幕能近距离看到屏幕背后的实物。
通过屏幕的内容,在短时间内使文物背后的详细信息迅速吸引观众视线,从而达到较好的互动效果。
 
       技术多元化展示理念
       打破局限性
 
       从陈列设计角度,这种展柜的创新模式可增强展厅的视觉冲击力,打破陈旧的文物陈列方式,动静对比。可以多种方式贴膜,选择应用场景进行投影放置。适应于这种规格尺寸的展柜,如沿墙超大展柜、壁龛等,均可采用。
 
       扩展内容的信息量
 
       不再局限说明牌的信息量,通过手指触摸玻璃能产生大量的文物信息和图片。观众通过知识图谱来对博物馆资源进行分类、梳理、链接,不仅能够让观众对博物馆内的藏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还能够让观众了解各个藏品之间的关联。
 
       画面的丰富精细
 
       画面清晰灵动,人机互动灵活,观众通过互动可以放大欣赏到纹饰、颜色、文字信息等细节。文物背后的信息全面扩展,有效的满足了展厅空间和说明板的限制。
       通过管理软件进行内容远程管理,画面动态不影响文物的陈设角度,避免遮挡,喧宾夺主。
       这种技术的透明性和空间延伸感是最具有技术特点,超短焦投影全息成像与展品实物的互相融和从而达到虚实的多层空间,很多案例仅限于一种方式,但超短焦全息投影互动技术展柜既能成像又能触控互动,在展览中非常吸引观众,产生了全新的艺术展示效果,美观而具有时代感。
 
       安全性效果
 
       博物馆展柜是文物展示专用安全设备。展柜的变化要充分满足文保的前提下,根据展陈形式进行变通和创造。
       尝试在文物展柜中进行整合性实验,测试投影机观众交互产生展柜震动,文物接受的间接照度对文物的影响等,主要证实在不敏感文物陈列柜中进行安放的可行性。用短焦投影技术替代液晶屏技术,进而解决透明展柜展示中文物保护、展示清晰度、展示画面尺寸、维修维护、展示艺术手法多样化等诸多液晶屏展柜在展览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将普通展柜多元化艺术再造设计变成可看可玩的互动交流平台,既是科技价值的体现,也极大丰富了陈列艺术可视感。为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多元化实际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并为传统展柜改造提升,从而更生动诠释物一套成熟的解决方案。
 
结 论
 
       新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展览形式是各大博物馆探索与发展的方向,借助这种新技术的研究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更多的展览,为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多元化实际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并为传统展柜改造提升,在展柜上能以图像进行人机互动的技术,提升文物展示的互动性、趣味性、安全性、实用性以及提供更加优质清晰的视觉效果,从而为提升观众观展体验提供了重要的新技术手段。

上一篇:展厅布展材料的4种运用方式
下一篇:博物馆藏品智慧保护初探